英文短剧爆款华人制造

   

  随着ReelShorts短剧《Fate to My Forbidden Alpha》在北美爆发之后的带动,北美“狼人”题材为主的短剧拍摄已经蔚然成风。

  在访谈了多位美国英文短剧拍摄团队的成员后,我们将以自述的形式展现在美国拍摄海外英文竖屏剧的团队体验。

  其中一位从业者说,“美国人在当初接受TikTok的时候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因为他们的思维方法转变比较慢,但现在TikTok也照样在美国站稳了脚跟。目前微短剧还没到它真正爆发的时候,这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2015-2018年是中美影视合作的蜜月期,作为在美国当地的拍摄团队,我们累积了众多国内外的人脉与拍摄资源,很早就开始与国内外密切对接,参与拍摄多类型的影视项目,很多中美合拍的长篇电影及电视剧也包含在其中,而更多的则是曾经爆火的“网大”形式。

  腾讯、搜狐、爱奇艺等大平台纷纷入局,也与我们展开合作,拍摄网大或剧集,其中不乏一些S+级项目。拍摄的内容大同小异,基本讲述中国人来到海外发生了哪些事情,在国内的播放平台上投放。

  短剧出海的势头非常迅猛。从今年四月开始,当地有不少电影专业的留学生及从业者开始接触到短剧的项目,当时我们一起与平台研讨剧本,到了5月开始就有剧组在进行拍摄了。目前,在当地同期会有6-7个组在进行拍摄。

  在北美,目前短剧的拍摄一般都集中在纽约与洛杉矶,因为这两个地方的影视资源相对集中,也拥有专业的演员和影视剧组人员,能做到一条龙服务。而目前,负责为出海短剧平台制作短剧的,一般都是这些院校内的中国留学生或者在地的海外华人。

  光就院校而言,像纽约就有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而洛杉矶则有南加州大学、查普曼大学,还有美国电影学院等等,都是美国顶级的电影学校。

  更进一步来说,这些出海短剧的承制团队,包括了在美国当地的且在美国的影视院校毕业后也积累了一些资源与经验的相关从业者;要么就是由目前刚毕业或在校的学生去做,这些学生基本上处于OPT(实习)期间,也通过拍摄短剧的经验磨练自己的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影视小白或转行来学习影视,其中不乏国内知名影视院校毕业生继续来美国深造的,在国内已经累积了不少行业经验,已经具备了专业拍摄所需要的能力。

  Reelshort作为北美短剧制作当中处于行业头部的平台,在湾区和洛杉矶都有自己的公司。他们通过做互动故事游戏类的APP起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IP资源,而且互动故事跟短剧其实有着异曲同工的逻辑结构,十分方便内容形式上的转化。

  Reelshort由于体量大、拍摄成体系,目前已经在当地积累了相当高的人气,通过内部的制片人与当地团队对接,可以更快速的推进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但有很多起步布局的团队,拍摄推进的速度相对来说就没那么快了,更多的是卡在其公司发展的方向上。

  还有一些新兴平台也在积极地对接承制团队,但是很多都主要是在试水,或者说他们的主要重心还是放在东南亚。

  第一种就是找有海外背景的留学生编剧来直接做英文剧本;第二种就是先让国内的编剧撰写中文剧本,再找人进行翻译润色;最后一种就是由制作方来负责IP到剧本的改编。但这三种模式都各有利弊。

  比如当回国的留学生编剧来直接做英文剧本时,虽然有一些国外的思维,但其实语言表达上并不是很地道,终究是要进行台词润色。由于甲方对剧本的重视,在这一来一回的过程中,前期剧本阶段有时会拖得很漫长,进而影响最后项目的推进。

  而第二种模式的问题是不了解当地拍摄的详细情况,按照国内的思维写,从而造成一些逻辑错误或造成高昂的场地费用开销等等,无法完全天马行空的去创作。目前发展到现在,海外对于剧本的结构及场地构成都会有一些固定的流程,或者说固定的元素是大家必须要去遵守的,这样才可以在成本上有所把控。

  而由我们自己去创作这种模式的问题,就在于与平台方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会有一些思维方法的差异,比如平台方要求多场景、大制作,而我们则需要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更多地让剧本符合本地化观众的思维方法及需求,在国外拍摄一部短剧的成本大多数都是国内成本的两倍以上,而其实如果按照当地正规的行业标准工资,目前短剧相关从业者的薪酬确实处于偏低的一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剧组成员都需要多做很多的工作。

  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剧本还是由制片方自己内部找编剧去写,但是编剧基本是在国外的华人或双语编剧,或者在海外的留学生编剧。

  目前,绝大部分的出海短剧平台大部分会选择在地的华人背景团队进行对接,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是平台的制作预算,目前以各平台提供的预算标准,很难请到一个全外国的制作团队的班底,而与华人团队合作因为种种原因会相对在预算上有所把控。

  其次就是与国内甲方对接,华人团队的思维方法会更能对得上一些。这边负责拍摄出海短剧的华人导演更多,他们更能理解甲方的思维,也有着调度当地演员的能力。

  最后是华人团队也更熟悉国内的制作流程。因为这种出海短剧与国内小程序短剧一样,都是60集左右,有些甚至100集,所以在拍摄这些短剧的时候一天要拍摄十几页剧本,而这对于好莱坞的拍摄来说是非常少见的。因此国外的团队很少能适应这种节奏,拍摄团队的主要成员至少要与中国客户合作过,才能有所理解。

  在剧本确定后,一般会有三周的前期准备时间,这在正规的拍摄中其实属于比较短的筹备期,但由于短剧的体量及成本控制,必须将前期在这个期限内完成。正式拍摄的时间一般是在7~15天左右,体量不同具体时间也不同。后期根据甲方的修改意见多少,一般在两三周左右,最多一个月之内完成。

  国外拍摄一般都是每天12个小时,因为超过12小时要付加班费,大幅度提升了成本。所以演员的妆发及拍摄时间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因此拍摄的推进速度很快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目前由于剧本题材的特质,豪宅、医院、监狱等都是比较热门的拍摄场地。当地也有很多专门做场地租赁的公司或个人,他们会依据这一些剧本内容再去提供一些场景的选择。

  在国外,除了人工外,场地其实目前算是成本里面的一个大头支出,由于通货膨胀,这些成本也普遍上涨了差不多15~20%左右,但这也很难去避免。因为短剧的这一波风潮,有一些团队想像国内的一些影视方一样在当地建一个专门的影棚去拍摄一些常用的场景,但目前还没有人去这样操作。

  其实国人与外国人的喜好和思维方法还是不一样,如果不去真正了解当地人的兴趣或者为了节省本金不在当地拍摄的话,其实很难真正符合海外观众的喜好。听说有些平台为了节省本金会在国内用一些类似外国的场景和一些在中国的外国人演员来拍短剧,最终效果并不理想,一个是剧组人员质量的参差不齐,另外演员演技也无法进一步的推敲,在屏幕上最终呈现的是比较尴尬的效果。

  国内的短剧拍摄团队很多是拍电视剧的、拍短视频的,但是美国这边拍摄短剧的很多核心成员都是拍叙事长片出身,因此制作思路和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与国内的小程序剧有一些区别。海外观众更习惯这样质感的内容。

  目前的短剧题材主要以浪漫和奇幻的故事为主,包括正在拍摄的、与还在筹备的。

  美国的受众,包括一些年轻人,还是很钟爱这一个题材的,这个也是这些短剧平台依据自己出海网文的市场调查与研究结果。

  当前短剧的题材选择也还有一点局限,也许是因为出自网文平台的关系,我们短剧的改编就顺着“霸总”的思路去拍摄“狼人”题材,这确实在现阶段有弥补一些当地市场的空白。但是在短剧后续的发展阶段,肯定不可能一直去制作这同一个题材,一定是还需要拓展到其他的题材。

  或许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更多的题材,比如恐怖或悬疑题材的内容。另外现在大多数短剧的改编方向都是女频题材,短剧平台也可以去尝试一些男频题材,比如超能力、校园这些题材,这些在美国也同样受欢迎。

  虽然目前的出海短剧如火如荼,但现在其实整个关于短剧生产的分工链条还没真正成型,也就是说,短剧还没到真正形成产业的时候。当以后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玩家下场,才能进一步形成完整的短剧生产流水线。

  或许因为这个新兴行业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现在短剧行业还属于“买方市场”,平台会接触多个团队来进比较,也会因为一些现实问题而与承制方彼此之间不信任。但是相信随未来短剧制作市场的完善,或许会有更多海外背景的团队加入进来。

  另外,短剧这一个市场目前也存在很多的炒作者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但是真正想要长线运作的,除了行业内平台方之间的良性竞争外,就应该用内容来培养当地的消费习惯。

  目前,好莱坞当地的从业者并没有觉得短剧是一种威胁,甚至根本没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是短剧的一大优势就是与好莱坞的影视相比,它的制作周期非常短,这个月拍完下个月就能够上线,而好莱坞光剧本就要动辄七八年,再加上现在市场整体的不景气,投入和回报很难平衡。因此周期短和成本的控制就是当前短剧的最大优势。

  或许,未来短剧也能够尝试去邀请一些好莱坞的年轻导演来进行原创剧本和拍摄。因为这些人本身的能力和水平都很值得一提,不少都是电影界的常客,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独特的创意,只是在好莱坞这种竞争激烈的地方很难得到展示。

  如果在尊重创作的前提下,给这些人机会的话也许会有很多的回报。但找到人才只是其中的一环,他们也同样有必要了解短剧制作模式的制片团队给他们进行普及教育,按照短剧的全新叙事模式来进行创作。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客户服务系列新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中国平安、比亚迪、京东、通威、贝壳、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迪士尼等头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客户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数字广告领军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学技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