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样看待学历贬值、就业困难、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背后的真相?

   

  但可能未来并不是这样,因为这个说法已逝去几十年了,未来是不是适合我们可能还需要理性的看待。

  我们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面就走过了西方上百年的时间的路,究其原因来说,应该是我们具有后发优势。

  就是我们近些年来的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边代工边完善自己的产业链的,但总体上来说我们自己赚小头,他们赚了大头。

  所以就会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一边在富士康组装苹果手机,一边等发了工资去买新款的苹果手机。

  我想一是因为当时有一些工厂开始使用半自动或者是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了,这样做才能够替代一部分的工人,以提高产能,但是对工人的技术就会有要求,二是大批的人在那个年代去了沿海之后见过了世面,开拓了眼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虽然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不论是当上小老板了,还是继续在工地搬砖,但对子女教育这件事情上面的意识是趋同的,就是要多读书、上好学。

  这种思维绝大多数都是不可逆的,只要你愿意读书就会一直供你,然后慢慢由经济发达的地方蔓延到全国。

  在这个阶段其实是有两批大学生,一批是在68年左右的,这些大学生大多数都经历过知青下乡的阶段,也很苦,也是到后来才有机会的,但现在也都是既得利益者。

  但是同一批人在当年那个年代其实对知识和教育的认知并没那么多,因为当时上大学一种奢侈品,并不多见,甚至更多的时候是读书无用论,因为根本养活不了自己才下乡当知青的。

  我们有时候对一件事情的认可通常是从结果上面来体现的,但是要看到结果通常很漫长,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的体会是不够的。

  一是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很明显更多的人上大学,这样能加快人才储备,夯实教育基础,能够培养专业人才,也能促进社会进步,至少认为读书多的人能明事理吧。

  二是大学扩招实际上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如果你不上大学你可能18岁就出去打工了,如果你上大学那至少得到21岁以后才出去找工作。这个当中有三到四年的缓冲,就和现在一样,为啥考研的这么多?因为怕毕业就失业了,再就是给自己和社会一个缓冲。

  以前总有专家说,要提前让大学生毕业,目前我们的学生上学的时间太长了,应该在18岁左右完成大学学历教育,早点进入社会,这样有助于成长。

  如果社会上面的就业机会多,那完全是可以的,假如没有,进社会早了反而是街溜子,以前关键也没有现在这些短视频平台,没有直播,也没有带货啥的,更没有外卖员,网约车、快递小哥。

  所以好多事情都需要和谐,需要平衡,而且这类的问题是一个复杂体系,并不是哪一方

  简单体系,就是绝大部分情况就是科学原理,比如说造汽车、造手机,这就是个简单体系,原理是那么多,你就是不停试验,不停的调整、不停的封装、不停的修正、最后将各种参数调校到一个满意的水平,于是这个就成了一个产品。在下一次迭代的时候继续升级调校,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做。

  复杂体系,比如说社会治理,宗教信仰、婚姻关系、子女教育等等,这么多东西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什么打分系统和参数,全部是由一个一个的变量磨合在一起的,没有统一的规律,只要大致的方向,所以这个就非常的困难。因为这些复杂体系的核心是人,但是人会变,今年这样,明年那样,所以永远都不可能稳定,就是一直围绕一个水平线上下波动,有好有坏,永远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

  首先说供需的问题,一个市场上面当岗位和人力资源是平衡的时候,那个平均薪资是比较均衡和客观的,比如说市场上面有1000块,市场上面只有10个人,一人100块就行了,要不然就两个人400块,2个人300块,剩下的6个人300块。但是现在还是1000块,但是市场上面有200个人可以胜任,我只要5个人,那怎么办?

  先把符合学历和经验要求人留下面试,其它的先排除,实在不行,再加上一个年龄限制,比如说超过35岁的不要。

  所以为啥现在不要35岁以上的,或是说35岁失业了就很难找工作了,为啥现在工资收入降低了?因为竞争岗位的人多了。

  其次是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确实是岗位少但竞争非常激烈,同时一些高端职位可能要求很严格,自己也达不到。

  自身教育投资的回报预期存在严重的分歧,对社会面认知欠缺,因此导致在心态上面会发现一些变化。

  其实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所接收到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有脱钩,同时所学的专业与就业岗位发生了错配。

  所以我记得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市场上面有一大批的技能培训学校诞生,比如说达内教育、北大青鸟、新东方、新东方厨师、蓝翔挖掘机等等,这些就是针对于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

  你学计算机的,但是你在学校里面学的是C语言、VB数据库,但是外面用的是SQL数据库,还有就是用JAVA、C#这些,所以这个就是技能脱节了,你去培训一下就能更加容易就业了,我始终认为,软件开发、码农,这个需要天赋和热情,一般人搞不了,特别是你不爱好这事,对自己的成果一点都不激动的时候,这个工作做不长。

  事实上真有不少人是这么做的,上大学就是玩,能学到啥?除了一些确实需要有应用技能的之外。

  再者就是靠社会上面的师父带,这个师父有很大的可能是贵人,把你带入一个行业,然后深耕进去,你自己变成专家,最后在这个行业里面发个小财。

  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一些高校对这类的学生有巨额的奖学金,足够他们来应付未来的求学的生活费,最后基本学成就留在国外了,毕竟收入当时要比国内高太多了。

  人才有了,资金也有了,再给你轻松的环境,你就闷头搞科研,只要有一个方向有突破了,然后形成了技术专利,再继续收割全球。

  因为慢慢的变多的人从国外回来了,通常这类人才回来,不管在那个城市,通过政府补贴,基本上房子是不愁的,生活也都是过得去的,你就专心搞科研就行了,唯一可能挡你道的就是我们有一些机构的官僚作风还是比较重的,这个可能是唯一的阻碍。

  所以对于学历,对于上普通大学也好,考研也好,出国留学也好,从总体上来看,都是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结果,从本质上面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还处在一个应试教育的阶段,也就是一切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学历,但忽视了一点就是所学的专业并不意味着兴趣爱好,是抑制了个人天性的成分,是完全为生存和更好的就业。

  感觉到巨大的内心空虚,好像突然被抽干了一样,一下无所适从,甚至有一些陷入到无尽的虚无主义当中,不能自拔。

  大家都在反思以前的生活到底是否值得?未来的生活该如何?我们到底应该需要追求什么?

  至少从近几年来看,浮躁的情绪被压制住了,务实逐渐重要的,钱难挣是事实,但是理性消费也慢慢回归了。

  在体育运动行业,以前我们都是崇尚阿迪、耐克,甚至有一段时候还出现过一个品牌叫阿迪王,据说也卖的非常好,我当年在上海徐家汇见过一家特别大的阿迪王的专卖店。

  有人说怎么国外的人好像都比较佛系,这里主要指的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少、福利好。

  我认为不仅是经济有周期、思想认识也会有周期,就是其实人的思想一直是在适应和转变的,最终可能还真是一部分佛系,一部分是“表演系”的。

  人的欲望就像是钟摆,左右摇摆,根本停不下来,得到了觉得空虚,没得到又痛苦

  二是为啥欧洲有些小国家的人比较佛系,他们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他们也经历过我们这种欲望,他们的祖上也曾经非常的卷,也是功利主义、也是利己主义、但是后来也是经历过数次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折腾之后,突然佛系了,找不到努力奋斗的目标了,人生短短几十年,干点别的去,干点自己爱干的去。于是就到处旅游、搞音乐、搞艺术,换了一种自己的人生,这不是不可以让我们学习,但是不要忽视他们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国家兜底,压力没有我们这么大。

  三是我们这里几乎找不到富过三代和穷过三代的人,过上好日子总共才十几二十年,一代都没有过去,所以这种佛系的概念还没有深入骨髓,但是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了,比如说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在赚钱了之后,特别容易炫富,买奢侈品,这是为啥?因为没有更多的精神追求,只有物质追求这一个赛道,那你让他怎么办?所以只能炫富,拼命炫富,还要为富不仁,可能我们的仇富心理是在哪个时候萌芽的。

  四是我们对子女的教育也好,期望也好,本质上面还是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中国父母特有情结,换成谁都会有这样的希望,但有时候也要顺势而为,未来可能对于学历这件事,可能分化的非常严重,未来的人力会慢慢的贵,特别是做服务业的,拥有一个专项技术类的手艺可能比研究生更好就业,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分工会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当叔本华说的欲望的钟摆左右摇摆的幅度越来越小的时候,可能幸福程度更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